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人文

课程实作二合一 学做美善的耳目  

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慈济基金会(新加坡)举办“人文真善美实务进阶课程”。台湾人文真善美讲师简宏正、詹进德、曾美姬和陈婉贞,以及花莲本会人文志业发展处同仁赖睿伶和黄琳惠一行六人,在新加坡静思堂向一百零二位学员传承经验及传授专业技巧,让新加坡人文真善美志工及志业体同仁受益良多。


SG20141012 CUA ZWY 033
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慈济基金会(新加坡)举办“人文真善美实务进阶课程”,除了真善美志工以外,也广邀其他功能组来参与。藉此机会把握因缘向来自台湾的资深讲师团学习为慈济留历史。(摄 / 郑伍雁)

“人文真善美志工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不只是参与者,更是建构者。透过作品,让后代慈济人了解前世慈济人……生命有尽,慧命无穷;作品在人往生后,继续影响、延续感动。”对于慈济活动中求真、尽善、呈美的记录者,赖睿伶如此诠释。

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慈济基金会(新加坡)举办“人文真善美实务进阶课程”。从台湾不远千里而来的讲师阵容浩大,一行六人包括人文真善美学堂讲师简宏正、北区人文真善美图像培訓讲师詹进德、北区真善美合心干部暨种子讲师曾美姬和陈婉贞,以及花莲本会人文志业发展处同仁——网页组暨文史组组长赖睿伶和图像资料组黄琳惠一行六人,特前来分享他们多年以来的丰富经验幷传授实务知识。一连四天的课程,人文真善美志工、其他功能干事、志业体同仁共一百零二人,以及二十二名前来旁听的社区干部,都受益良多,满载而归。

执行长刘瑞士在开营仪式中,竭诚欢迎幷感恩台湾家人奉献时间,跨海传承经验。他也勉励学员在这四天的课程里用心学习,日后在社区及各个角落为慈济新加坡留史。合心人文真善美干事杨淑元则汇报当地人文真善美志工概况,她表示虽然目前“人少事多”但志工“勇于承担”,期盼透过讲师的人文典范,能让志工将愿力安住慈济文史工作上。

SG20141010 CUA WSZ 084
花莲本会人文志业发展处同仁赖睿伶营向学员诠释人文真善美志工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不只是参与者,更是建构者。(摄 / 王素珍)

实务演练 立马解惑

这次课程内容强调知与行合一,结合静态课程和勤务实作,让学员体验大藏经“采编存用”流程。第一、二天的课程,除了全体一起听课,以便了解二合一运作,也进行文字组、图像组学员分组上课,让学习更为专业及深入,也更明确了解责任所在。

文字组课程有企划与采访、文稿的铺陈与体例、个案写作之人物故事、专题写作、文章的编辑概念与下标等。图像组则以如何发掘好故事、摄影构图、摄影人文、光圈快门运用等相机基本操作,同时教导学员挑图,并利用工具软快速为图片更名、撰写图说,以及数位资料储存与管理。

10月12日全天的实作练习,学员分成二十一组,每组由笔耕和摄影志工组成,分别依照六类报导题目——环保点、社区健检、义诊中心服务、慈善个案及资深慈济人故事,进行实地采访及拍摄。接着学员卖力完成文稿撰写及精选图片幷附图说,还要制作日志简报,将两天所学做实际演练。

“经过这次出勤,我发现自己需要加强如何将采访内容透过故事的铺陈,将善念传达给读者。”学员郑宝吉说。

13日下午,讲师和学员进行实作讨论和交流。学员通过作品分享与检讨,将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向讲师请益,同时从中体会团队运作的重要性。

SG20141012 CUA ZMS 002
实作当天早上,二十一组学员分别出发到不同的地点进行实地采访及拍摄,报导题目包括环保点、社区健检、义诊中心服务、慈善个案和资深慈济人等。(摄 / 张谋胜)

SG20141012 CUA LMH 019
文字组、图像组学员在讲师的陪伴下出勤,拜访资深慈济人,进行实地采访拍摄,以此演练二合一的运作模式。(摄 / 李明慧)

编采会议 勤务分配 

“出班前,取得企划共识;出班中,相互照应有默契;出班后,图文影音取得一致的观点。在编采单中确定勤务需求、活动特色,有主题也有突发议题,让纪录更扎实。”好的规划,可以看出其价值感。赖睿伶表示,企划绝不是空谈,而是看到成果,感受到影响,幷能让读者觉得对自己有切身的需要。

然而,勤务行前,编采会议应如何进行?

现场马上进入会议中,六位讲师在台上扮演起编采会议召集人、笔耕志工、摄影志工。会议中,首先分配勤务人选,志工提出可能面对的问题、困难,也分享经验、想法,同时提供多方解决方案。编采会议需经过多次进度报告,才能做出最完善的准备。

“从故事看整体,找出纪录亮点。从个案看意义,结合主题,找出适合的受访者。报真导善,才能做出最有意义的纪录方向。”陈婉贞表示,前置纪录与资料收集,让报导更深度化。詹进德的观点一致,他说:“认识和了解之后,拍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学员丘玉婷有感而发,她说:“之前拍照较随意,幷不清楚活动的主旨;听课之后,了解到编采的重要性,以后在活动中会和笔耕讨论,拍出会说故事的照片。”一度想放弃摄影的冯桂琼也表赞同,出勤前先了解个案或活动背景,呈现出来的照片更生动。另一位学员蔡岳国则自我期许:“希望以后的照片画面能呈现出背后的故事和情感,给人正面的能量和感动。”

合和互协 展现人文

“慈济人不会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为了度人而活动。”赖睿伶一语道出慈济活动的实意。

“拍照或文字非专业技术,而是要用心。人文真善美志工有人慢、有人快,团队中人人务必同舟共济,编采工作需做到长期陪伴,付出爱与关怀。”陈婉贞强调。

“要协助志工,不要苛责他。志工脚步快,大家跟着快;若志工脚步慢,跟的人就要放慢脚步。同仁带动志工,志工守护同仁。”简宏正认为,在慈济活动中,人人可以互相学习,相互成长。

团队合和互协,在采访和拍摄的过程中,志工就能展现“感恩、尊重、爱”的慈济人文。

“志工必须尊重和感恩被拍的人,在‘想要’和‘需要’之间横量其价值。画面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才能做别人生命中的贵人。一张照片的力量,后端的连结深远。技术只是工具,工具没有好坏,但在于如何使用它。拍照不能贡高,要多请益。”简宏正语重心长地说。

慈济人医会邓国荣医师也是学员之一,平时在活动中承担摄影任务。在12日的实作,被拍下错误示范的照片,讲师曾美姬在圆缘时段以简报呈现图片,让学员了解拍摄时应注意的小细节。

同中求异 跨越障碍

周而复始的活动,如教联会、志工培训、捐血运动等,常令人文真善美志工毫无头绪,找不出活动重点。

陈婉贞分享台湾经验,她表示每年三月到九月台湾都有营队课程,由培训组专门团队负责策划。以营队活动而言,开营圆缘是重点,人物故事则可做后续追踪。中区的简宏正则说:“针对活动内容、人物,台中会另外编组或专案小组,以人物纪录为主,档案纪录由后端控制。”

曾美姬认为在例行活动应找出其特色与重点,譬如参与对象有哪些不同,为何而来……从点到线到面,即能看出其端倪与差异。

賴睿伶在陪伴学员出勤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的热忱和做作业的严谨,呈现了真善美志工求真求善求美的一分用心。“对于很多志工來說,因为不熟悉,害怕专业,所以沒有辦法去突破,这次的课程可以看到学员很坚定的力量。”

超越自我 共勉恒持

13日晚间八时,课程到了尾声。圆缘时刻,透过一张张照片,讲师以简报回顾学员在出勤时的状况,给予回馈。

赖睿伶认为,“每次的出勤,是跟受访人学习,也跟伙伴学习。”詹进德赞美学员是资优生,“老师提供一点观念,学员即可激发出更多观念。”处理海外照片的黄琳惠,看了新马志工的照片八、九年,“新加坡志工很厉害,把迷你的静思堂拍得很大。希望大家继续挑图,继续写图解,给予同仁最大的协助。”

陈婉贞鼓励学员:“在这次的实作中,记录了新加坡三十三个环保点的其中十个,期许之后人文真善美志工能为其余的环保点留史。”曾美姬则做出爱的叮咛:“对患者不要连拍,拍摄男女要注意角度问题;采访时不要拼命写,要正视受访者。” 简宏正期许大家能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彼此共勉,彼此恒持,用生命做慈济。”

SG20141010 CUA CRJ 020
文字讲师陈婉贞透过有趣的拼字游戏来带动,启发文字组学员在编采中找出活动法源。(摄 / 陈柔洁)

自称中文底子不佳的学员连雅慧,承担了慈青人文真善美组组长。在这次课程中,她和团队被分发到环保点进行采访与拍摄。“为了听故事,看到站长扫地,也拿起扫把来,站长扫到哪儿,我就扫到哪儿。”采访变数多,另有一番体会,“以后我要听更多故事,走这条漫长路。”

SG20141010 CUA WSZ 379
图像学员们经过讲师讲解一些基本的器材用法后,开始互相研究各自的相机,寻找其发挥的功能,对相机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摄 / 王素珍)

社教中心的摄影老师蔡长盛也获益不少。“从简师兄那里学到‘要感恩当下’。不要贪,先求有再求好;要聆听受访者讲故事。此外,还可以把照片和文学合而为一。”来自教育组的戴钰郿,总算了解人人都是人文真善美,学到了一定要有团队共识,放下我执。“人文真善美志工真的很不简单,但是非常精采且有意义,想在日后的活动中补捉有趣和感动的事来投稿。”

SG20141012 CUA LMH 013
社教摄影老师蔡长盛(左)分享说,他从资深图像讲师简宏正身上,学到宝贵的经验与摄影师需要的正确观念与摄影人文。(摄 / 李明慧)

“报真导正”四个字令赖丽娟心生向往,感慨現今社会人心险恶,希望自已能献出微薄力量。从简单的字串成词,再把词写成句子,中文底子较弱的她依然努力学习,笔记抄写了一本又一本。“我要向很多老菩萨学习,她们也是从不会开始,因坚持而超越自己。为什么我不給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去发挥生命的良能!”

SG20141012 CUA WSZ 096
文字组学员赖丽娟(左)对写作缺乏信心,她从简单的字串成词,再把词写成句子。实作当天,在伙伴陈碧慧的鼓励之下,努力地学习打字。(摄 / 王素珍)

“怎么带人?简师兄的提醒浮现脑海:两个人各写六十分,就有一百二十分。”原本想当快乐志工的和气干事黄福顺,在不断转念中,持续至今,幷从讲师身上看到更大的承担而放下了自己内心的顾虑。”深度与时间的交会下,文字要契合上人的法源,平时就要精进。”

执行长刘瑞士在圆缘典礼中,再度感恩台湾讲师团队的倾囊相授。他说:“从简报中,看到文字和图片经过人文真善美志工的手,修饰得如此有生命力,让我不禁也想要成为人文真善美的一份子!”

1970年12月12日,证严上人拍下第一张照片,为慈济留下历史。事隔近五十年,慈济志业拓展至全球各据点,早已打破专业的门槛。曾有记者问:“慈济到底有多少记者?”大爱台同仁回应:“大概五千多位。”“哇!费用可真庞大!”“噢!不!慈济的记者都是志工呢!自掏腰包购买摄录影器材,自掏腰包付机票……”

在慈济世界里,人人都能伸出手做慈善,人人也都是人文真善美志工,人人都是上人的“手、眼、耳”。文字和摄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我们究竟体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SG20141010 CUA WSZ 045
此次真善美营队因缘殊胜,邀请到花莲本会人文志业发展处同仁赖睿伶(左一)和黄琳惠(左二),及台湾人文真善美讲师简宏正、詹进德、曾美姬和陈婉贞(从左三起)一行六人向102位学员传承经验及传授专业技巧。(摄 / 王素珍)


延伸阅读